2017-05-07
宝宝对这个世界的探究有80%是通过眼睛来完成的,宝宝如何来处理他看到的东西,将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、运动,以及社会交往。宝宝的视力发展有其既定的顺序和规律,也就是常说的敏感期。所以,今天主要讲的是透过红色的认知,去了解宝宝视力发展的规律,以及配合这样的规律,如何帮到宝宝促进视力发育。
刚刚出生的婴儿会到处寻找淡淡的阴影的边界,随着世界的发展,婴儿很快就找寻到那些明暗相交的地方,一幅画、家里的窗帘等,他会一直注视着那些地方,直到累了、疲倦了为止。这不同于人们相当然地认为,颜色鲜艳的球对婴儿更有吸引力,错了!婴儿最初是喜欢阴影的边界,淡淡的阴影。
宝宝的视力发展是有敏感期的,那么,宝宝视力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在哪个时期呢?
宝宝视力发育的重要时期在2岁前,错过这一时期,宝宝视力发育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
宝宝的视觉经历了从近到远、从模糊到清晰、从整体到细节、从平面到立体、从运动到静止、从黑白到多彩、从偏爱面孔到喜欢复杂图案的发展过程,视觉功能越来越强大。
健康宝宝的视觉发展遵循着从近到远的原则,每过一天宝宝会看得更远一点。
刚出生的宝宝只能看清距离眼睛20-40厘米之间的物体,40厘米以外的物体统统看不清楚。同样,20厘米内的物体宝宝就也看不清楚。
3-4个月的时候,宝宝的视觉会有质的飞跃,可以看到1-2米处的人和物体。
5-6个月时,宝宝可以看得更远了,可以看清3-4米处的人和物体。
半岁后,宝宝眼睛晶体的自动调焦能力大大改善,逐渐熟练地调整焦距来观察远处或近处的物体。
新生宝宝还不能看清楚妈妈到底长什么样子,无论远处的还是近处的,任何距离的物体看起来都非常模糊。这是因为宝宝的视网膜还没有发育完全,晶状体的肌肉还很嫩小,用晶状体调焦的能力还不够。不过到宝宝3个月时,他就已经像成人那样,能对物体实现聚焦,能认出妈妈了。下图分别为婴儿和成人看到的图像。
此外,宝宝的视觉发展非常迅速,视觉辨别的能力也越来越强。成人200米处能看清的物体,1月宝宝需要在6米处才能看清楚,2月宝宝在12米处可以看清楚,4月宝宝可以在25米处看得清楚,而6月宝宝可以在40米处看清楚。8月宝宝在50米处可以看清楚,到1岁时,他们和成人的视觉清晰度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。总之,眼前是越来越敞亮,远处也是越来越清楚。
刚出生的宝宝看到的是浑沌的世界,很难区分出细节差异。随着视觉器官的发育,宝宝对具体细节逐步敏感起来,渐渐能看出事物之间的相似和相异之处。几乎所有的宝宝都越来越不喜欢看灰蒙蒙的区域,而是爱上了黑白相间、对比鲜明的条纹。
宝宝不仅能够把眼睛转向有趣的物体,还能主动用眼睛搜索好玩的刺激。他们的视觉扫描很有规律:宝宝往往重点扫描物体的边缘,忽略了观察对象的内部细节。一个月大的婴儿喜欢看人的脸孔和眼睛的外围轮廓,直到两个月大的时候,他们才有兴趣看看里边的风景。随着宝宝大脑视皮层和皮质下视觉结构的发育,他们会同时关注物体的外部边缘和内部细节。
总体上来看,宝宝的“视界”越来越多彩。研究发现,新生儿似乎能感觉到色彩,但是他们不能区分蓝色、绿色、黄色和白色。
1-2个月的宝宝最喜欢黑白对比鲜明的视觉刺激。这是因为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处,亮区更亮,而暗区更暗,鲜明的对比更容易识别和引起宝宝的兴趣。所以爸爸妈妈在为宝宝准备玩具的时候,需要考虑到亮度对比性。
随着视觉生理器官的快速发育,宝宝对色彩的感觉能力逐渐改善。2个月的时候,宝宝就能分辨所有的基本颜色了,红色似乎是他们的最爱,红黄蓝三原色则是他们认识的第一批颜色。到四五个月大时,即使在光照很弱的条件下,他们也能正确地识别颜色。宝宝一旦练就了这样的色彩敏感性,就会习惯成自然,等语言能力发展起来后,就能叫出特定色彩的名称了。
新生儿能觉察到运动的物体,对静止的物体则不能觉察。不过用不了多久,宝宝就能注意到静止的物体了,但是他们对运动的物体更感兴趣,注意的时间更持久,甚至能够转动眼球追随运动的物体。早期宝宝只能看到体积较大、运动较慢的物体,因为宝宝眼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,不能进行眼部的精细动作,宝宝的眼动不太流畅,体积较小且运动较快的物体不容易被识别和追踪。
新生儿的视觉注意力非常短暂,可以用“瞬间”来形容,所以别指望宝宝“正眼”凝视妈妈,但他可能在浏览四周的时候偶然与妈妈目光相遇。1个月时,宝宝视觉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,可以对着妈妈笑。到12个月的时候,他就能够看着物体下落,并有目的地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,这时候宝宝的视觉注意力可以维持5-10分钟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