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5-10
本期主讲
李文英 老师
李文英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,曾任多年母婴杂志内容编辑,为《父母必读》《妈咪爱》等杂志撰稿,现为育儿贾说内容主编。让我们欢迎李老师分享。
“我家宝宝还穿着纸尿裤,哪天给摘掉呢?摘掉后会不会尿湿裤子呢?”妈妈们总想宝宝快快长大,脱离尿片的束缚,但训练宝宝脱离尿片自己如厕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,妈妈们可千万不能操之过急,一定要根据宝宝身心发展,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教育。妈妈一定要关注宝宝成长的各种迹象,不要过早也不要过晚,准确地掌握开始教导宝宝如厕的好时机。
宝宝的如厕自理行为就像学走路一样,是一个需要耐心等待的过程,它的顺利完成不取决于父母的主观愿望,而在于宝宝动作与心智两方面的成熟度和它们的完美配合。妈妈要及时了解自己宝宝成长状况,以随时能配合宝宝成长的需要。
宝宝能自己上厕所排尿,前提是宝宝膀胱的容量必须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大,能储存一定的尿液,同时还要求宝宝的大脑有控制能力,自觉产生“我要尿尿”“我要便便”等意识。
孩子在2岁半以前膀胱还没有完全发育好,这个时候强迫把尿是有悖于生长发育规律的。婴儿时期,宝宝的膀胱不能长期贮存尿液,一旦膀胱内有尿液,膀胱壁受牵拉,就会刺激膀胱产生排空反射。
身体发育好了就万事俱备了吗?No!
突然要求宝宝不要用尿片,“嘘嘘”“便便”要用尿盆或马桶,宝宝肯定会感到意外。尿片本来也不是宝宝想要用的,还不是大人给咱用的呀!然后大人突然间又宣布“好了,宝宝不用尿片了”,宝宝肯定会不适应,一下子要告别用惯了的尿片,不习惯也是当然的。
“嘘嘘”“便便”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,但妈妈也要教育宝宝:“嘘嘘”“便便”虽说很迫切,但也必须在合适的地方解决。通过这些礼仪、规矩对宝宝进行思想意识的引导教育。
宝宝能够独立进行大小便,并能够明白要在规定的地方大小便,具备养成良好社会习惯的思想意识了,就说明你的宝宝已经做好告别纸尿裤、接受如厕训练的准备了。
宝宝大小便能否自理与智力无关
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,宝宝大小便训练越小开始越好,聪明的宝宝不尿裤子。经常看到爷爷奶奶给仍在襁褓中的宝宝把尿,还兴奋地夸耀说,我家宝宝最聪明,还没到1岁就不尿裤子啦。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,专家指出:“宝宝大小便能否自理”和宝宝的智力无关。